设计时间:2009年6月 “中国制造”的冲动所激发的“制造文化”给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珠江三角洲注入了巨大的城市能量,但也因此促成了泛滥的城市流动性和畸变的城市形态。历经多次产业转移和升级,城市群落间充斥着的工业和后工业形态正呈现快速的“遗址”化——新产业的植入速度远低于旧产业内容的逃离。剩下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遗址”性的场所。一种盛行的轻蔑选择就是把“遗址”彻底铲除,以千篇一律的“泛城市”蓝图取而代之。作为空间设计者我们努力尝试着另外的策略,位于广州濒临清拆危险的沿江工业区的EMG大石馆正是我们在“遗址标本”上的一个建筑实验。 与厂房粗旷残旧的外表相反,“遗址”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感是脆弱的,需要被耐心体察和倾听。盲目的设计和改造极有可能成为新的暴力,与拆除一样具有不可逆的破坏力。对设计而言,新的机能和系统必须被小心地植入原有工业建构体系当中,与“遗址”空间衔接、对话,让新的城市标本记刻城市记忆的同时融入新参与者的思考和憧憬。
设计开始于对原有场地和建筑的解读,我们根据建筑的建构形态界定了一个“十”字形公共区间,南北联接建筑的前后庭院,东西则纵向贯穿整个厂房空间,使公共参与可以渗透至建筑每一个柱跨区间。公共十字区间的介入恰当地强化了原有建筑的空间特征——使东西向中间的高跨空间成为大石馆公共轴,成为活动、交流和展示的重要界面。而被原有结构柱网分隔成的6米见方的边跨空间自然成为展示石材产品的个体区间。公共参与空间和个体展示空间两者的相互穿透构成了大石馆内部的空间机制。 为了解决大石馆对外和对内、展示与接洽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十”字形公共区间主入口通道上方植入了一个内发光、同样是十字形的办公夹层,悬浮于场馆当中。十字形夹层的植入不仅在水平向和竖向区分了大石馆的使用功能——夹层的西侧是公共展示区,东侧是VIP展厅,十字夹层之上是大石馆的内部办公区,下方是入口接待区,而且在不干扰原建筑建构逻辑的基础上以一种漂浮的姿态引入一系列全新的企业和社会机能。建筑场地北侧主入口西侧有一幢荒废的机械房,它给大石馆提供了一个庇护的区间,我们利用这个区间作为展厅的咖啡角。 建筑以外的场地几乎不被触及,除了引导公众参与的“十”字形混凝土区间从大石馆的主入口延伸至厂区道路边缘,与前院的几株老树的生长地发生某种趣味的碰撞。一扇5米宽的黑色钢铁大推门上标示了场馆的主入口。室内外的用材以更精确的方式延续着“遗址”建筑的工业原味,所有植入建筑内部的新空间机能,包括功能性方体和展示性墙面,均采取并置的方式独立于原建筑的建构体系之外,并与之相互对话。所有石材展品(包括产品)都采取公共艺术的方式按照空间展示的逻辑布置在厂房“遗址”的空间和场地之中,上亿年的自然地质进化被包融进我们的建筑“标本”之中! 图片及文字来源:源计划(建筑)工作室 P1
P2
P3
P4
P5
P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