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长江第一镇被薄雾笼罩在氤氲之中,江岸和远山的轮廓忽隐忽现,湿冷的寒风夹杂着轻微的酒糟气味扑面而来,一如1939 年的冬天。那时的李庄,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聚集了四方有志之士与文化名人。待阳光洒落,薄雾散尽,铺着长江条石的街巷从沉睡中醒来,再次开启古镇熙攘的一天。
▽建筑与江水的关系© 章勇
▽长江之畔的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 章勇
项目选址于四川省宜宾市李庄月亮田片区,毗邻近现代建筑史重要史迹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踞长江之畔,望烟波浩渺,江水蜿蜒。作为文化地理概念上的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古建筑群素有“九宫十八庙”之名。古镇内现存有明代建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螺旋殿,省级文保单位慧光寺、张家祠等。
▽李庄月亮田片区© 章勇
李庄有着由明清时期的川南民居构成的古镇肌理,有着无可取代的历史印记,有着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因此,如何处理建筑与街巷、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并将抗战文化以建筑的形式语言表达是设计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层思考,我们尝试在设计抗战文化博物馆时,去塑造一种可以融合当代性、在地性和文化性的建筑景观。
▽新建筑与古镇的融合-透视图© 章勇
设计策略形成自对场所独特性的挖掘:以“内化的古镇”回应千年古镇的街巷空间特征,以“流动的历史”回应文化抗战的历史情境特征,以“重构的瓦院”回应川南民居的地域文脉特征,以“漂浮的飞檐”回应当代建筑的建构逻辑特征。
▽新建筑与古镇的融合-鸟瞰图© 章勇
“内化的古镇”
为了避免对古镇肌理造成破坏,我们主动将建筑高度控制在两层,并通过建筑形体错位的手法,在基地的西南侧和东侧开辟出两个小广场,以此将割裂的街巷空间织补起来,使整个场地呈现出完整而开放的态势——更适合人们聚集和交往。
▽建筑形态生成©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