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回溯
- 我在机械设计院的大院里长大,从小就对于场景、建筑的记忆有一种很强的敏感性,所以高考的时候选择了建筑学专业。我本科是在天津城建大学学习,那里偏重实践,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在同济读研的时候,理论研究比设计的内容多很多,使得我对建筑的理解从建筑本体扩展到了社会、文化、历史等更广泛的层面。我的导师李翔宁老师和张晓春老师也特别鼓励我们去关注建筑媒体和策展领域。2015年我去包豪斯进行了一年双学位的学习。包豪斯的很多课程都与社会研究相关,关注人的心理、社会等各个维度。印象比较深刻的一门课在魏玛的图灵根州,那里的森林中有很多独立的小住宅,我们会到森林里徒步,关注森林和人的关系。那时刚好是难民潮,我们也会研究如何将废弃的建筑改造成为他们的避难所。还有一门印象较深的课程是库哈斯的文本研究,老师非常鼓励你保持批判性的态度看问题,你可以批判建筑、批判任何东西,甚至批判这门课程本身。
- 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实践是在不同的维度解决人与建筑和城市的关系问题,可以为社会带来好的变化,引起一些深刻的思考。比起通常一开始就从场地研究或建筑本体空间策略出发做设计,我们可能会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从社会文化层面切入到建筑设计话语。
▼(左)琚安琪在同济大学读书时做历史与建构研究,(右)琚安琪在包豪斯大学学习
▼包豪斯学校创立一百周年纪念特展
“包豪斯精神很难简单地概括。包豪斯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它是在工业化生产冲击下“试图在艺术家、手工匠人、工业企业家之间创立一种合作关系”。格罗皮乌斯说:“我们的指导准则是——设计与智力和物质无关,它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文明社会中每个人的必需品”。所以在我的理解中,包豪斯关注的是艺术、人和时代背景的关系。放到当下的语境中,我们同样面临着社会快速变化带来的冲击。网红建筑就像当年的工业化生产一样大批量的涌现,时尚、快销、社交媒体和流量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们作为年轻的建筑师,应该理性地看待这种变化,既要学会拥抱它,也要将设计自身的真实性和空间体验感保留住。
-
关于灰空间
我们觉得混凝土还有很多可能性可以被挖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一有机会就希望用混凝土做点东西。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建筑设计是可以拓展到更多领域的,“灰”介入黑白之间,不是一个绝对的边界。“灰空间”在建筑里是指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放到我们事务所来说是希望一直保持开放的思考状态。因此,我们对混凝土的喜爱和对设计的理解共同形成了“灰空间”这个名字。
▼砼亭中使用的透光混凝土
我们想让建筑到室内再到景观沿一条非常完整的思路进行下去,因此采用一体化设计的形式,保证项目的落地品质,保证建筑、室内、景观等多专业在一个思考维度里的。我们会先从前期运营者的角度做一个整体策划,和业主一起探讨项目定位,在坚持设计的原初想法的同时,兼顾业主在商业方面的诉求。
▼灰空间办公室,office of Greyspace Archit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