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崖餐厅是一家北京胡同里的云南特色餐厅,你们是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云南特色的?
在项目设计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和业主讨论的话题没有泛泛停留在“如何设计一个好餐厅”的层面上,而是围绕着“云南地域文化、饮食文化的现代性表达”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索。餐厅空间的物理存在本身就是信息传达中重要的一环。在提到云南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少数民族的各种形象和场景,所以日常里,人们会看到很多充满民族风情的云南餐厅,但这些都是明显被标签化了的云南,并不是真实的云南。我们想要实现的是:在保持云南餐厅本身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孕育出符合时代特征和“崖”自身气质的内容。 因此,设计一个什么风格的房子并不是我们追寻的目标,无论是设计一个像北京的传统建筑,还是一个像云南的地域建筑,在这里显然都是不适合的。随着设计不断深入,我们确定了餐厅的基调——“质朴”。“质朴”意味着纯粹的情感、真实的状态、自然的材料以及有分寸的表现,是“崖”诠释云南最好的答案。 刚接到这个项目委托的时候,我记起了北京建筑大学的同事金秋野教授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阿尔瓦·阿尔托的文章,对其中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与同时代的柯布西耶、密斯等人相比,阿尔托显得如此低调。他不向伟大领袖上书,也不去异国他乡造梦,只是作为一个人,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阳光明媚的午后,该在一个什么样的房子里吃下午茶?”是啊,该在什么样的餐厅里?和谁?吃一顿什么样的食物?我们又将在这里度过一段什么样的时光呢?
- 餐厅的明暗对比很有意思,主要就餐区的空间深度感增加了幽暗暧昧的氛围,为什么选择将部分室内用餐空间置于这样一种氛围当中?另一侧就餐区的光线如何控制?
观察光线、时间以及生命的变化即是体验崖餐厅最好的方式。由于主要就餐区的空间几乎没有自然采光,房屋净高也只有2.5米,如何体现空间本身的特质并在其中创造出没有边际的感觉是我们思考设计的重点。刚进到这个有些低矮的空间里时,我脑海中第一个闪现的记忆是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越是低矮的空间,越想在其中制造幽暗与模糊,同时展现出一种存在于明暗中的含蓄的美感。 我们通过控制几种不同反射度的材料实现了这个想法,利用微弱的光线,提高空间的深度,从而达到一种暧昧的状态。主要就餐空间的洞口就是明暗交界的地方,里面是较暗的部分,过道是明亮的部分。人在幽暗的空间里往往更容易获得平静和安定,这也是对以前我在学习东方传统建筑时获取的经验的再现。
反观另一侧的下沉就餐区,一天中主要的就餐时间是从中午开始直到晚上,因此我们把最能体现光线变化的东侧夯土围墙变成了整个餐厅最重要的背景。由于北方的四季变化分明,尤其是一年又一年看着植物周而复始地生长,人对生命的轮回便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一天里,当太阳逐渐升至最高点,树枝摇曳的影子开始在墙面上微微晃动,并随着时间的变化慢慢移动位置,仿佛为墙体注入了生命;到了黄昏,夯土墙把金色的阳光连带自身的颜色反射到餐厅的各个空间,黑色的金属板上也会映射出朦胧的金色倒影,而此时正是晚餐刚刚开始的时段。入夜后,餐厅又变成了另外一种静谧的的氛围,室内的光线从天窗透出去,让夯土墙变成一个背光板,陷入沉寂的胡同中出现了一个温暖、动人的光墙,与周围大尺度商业办公楼的照明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表情。
崖餐厅里的风景一年四季之中也各有千秋。春夏时节,枣树枝叶茂盛,充当了遮阳幕帘的角色,斑驳的树影透过天窗落到地面与墙面上。到了秋天,树叶掉落,阳光照进餐厅,带给人一丝温暖。冬天下完雪,积雪在天窗上一点点融化,光线随之逐渐渗透进来,有种拨开云雾见日出的感觉。
- 分享一下改造前胡同的状况?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地方?
这个项目位于北京东城区的胡同深处,站在屋顶上看,北侧是尺度庞大的银河SOHO,南侧不远处是被传统民居环绕的智化寺。平时,很多居民会在餐厅旁边的小公园里活动。日常的生活气息之外,还能感受到“新”与“旧”的强烈对比。 最开始踏勘现场时,我看到一棵近百岁的枣树,像是被五花大绑一样囚禁在了室内,处于一种非常不舒适的状态。所以项目设计启动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庭院规划出来,让枣树重获自由,并以树为中心重新构建了整个餐厅空间的场景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