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Background
乡村的公共空间,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实践探索的领域。在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乡村空间变化不算太大,要么有新的房子出现了现代化,要么老房子随时间老化,但基本空间往往还保留着农耕时期的格局,少有“换新天”的情况出现。变化最大的,是人,或称“人气”。教育、医疗体系的撤并与外迁,“计划生育”造成的人口减少,以及交通通信的畅达,让乡村里的日常少有青壮儿童,只剩部分老人妇女:“人气”显得格外落寞。因此,乡村振兴发展的改造,我们从如何提高乡村“人气”入手。
改造和增建公共空间,特别是有颜值有品质的公共空间,是提高“人气”的非常重要一步。传统的乡村,可以说每块地都有归属,集体用地,也常常被用作生产用途,真正被用作文化、休闲及生活的公共空间,还是太少。在不同发育程度的乡村中,这种公共性的环境空间,由自发而自觉乃至特别规划,也有不同的呈现。而公共空间,作为对任何人兼具可达性与社交性的场所,在连接乡村邻里关系、营造乡村公共文化生活以及吸引外来人员到来,达成城乡共生,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舞台概览
选择村旁进山之前的一个水坝,在其上面放置一对翅膀形山门;又在已经建成的水池边,放置一个张开翅膀的舞台。这是我们在淄博市周村区山头村乡村再建設計中出现的其中两个想法。而直接面对的是:风貌统一、街道干净,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但公共空间品质仍显粗糙,村内感觉活力萎靡。我们希望通过具有张力的建築物形象,引发人的参与和乡村自然生出的活力。
▼山门概览
由“形式”入手解读,往往是大众对建築评判的第一要素。因此,“大裤衩”、“鸟巢”、“水煮蛋”等建築绰号往往更流行于大众的传播交流中。其实,另一方面也显现了那些建築在大众性方面的成功。在周村区凤凰山脚下,山头村旁边,开始設計标志性的山门及舞台的时候,設計師就不回避直接从“形式”上入手。相反,彰显形式上的张力,放任色彩的热烈,激活该场地的活力,这些关键词都成为設計師設計这两个建築物的出发点。
▼标志性的山门——設計以彰显形式张力,放任色彩热烈,激活场地活力为出发点
▼激发乡村活力的舞台
起势|Wings Spreading
山头村的名字,简单粗暴,起源于它坐落在一座山头上。这座山,跟很多地方一样,名为“凤凰山”。山不高,形也不奇,但有树,树还不少,引来附近周村城区诸多市民在闲暇之余蜂拥到来攀爬。周村城区平坦,凤凰山是其最近的一座山,弥足珍贵。而爬山的线路,就路过山头村。“山”字,象形,字里有两翼。而凤凰,自然是飞翔的形象,张开翅膀。融合“山”字与张开的翅膀形象,形成两边高中间也有凸起的形象,这就是我们为这些建築物给定下的設計形象母题。而多年研究中国古建築的经历,設計師对中国古建築里的飞檐形象——“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语出《诗经·小雅》),可谓深入骨髓。相比西方建築更多的厚重感及崇高感,以中国木构建築为代表的东方古建築,似乎更多给人以轻而飘。設計師希望在乡村設計的介入中,是轻的少的。因此,这种轻挑的形象,起飞的形式,在与中国古建庑殿顶和歇山顶等形象的对比参照中,被設計師肯定了下来。
▼建築展翅形象构思
舞台,需要保证中间的一定跨度。整个屋顶,就需要由两边的柱子支撑屋顶的重量:一个典型的简支结构形式。从力学角度来说,简支梁如果匀质受力,其弯矩图为两边向上的凹弧线型。如果把屋顶结构設計为类似简支梁弯矩图那样的形状,梁的受力受弯会不会就均衡一点?在现场,透过弧形的悬索桥,設計師在那座坝顶上画下了弧形反宇向天的建築形象。
▼舞台受力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