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7日刚刚举行的“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新闻发布会上,一座通过参数模拟的“无限(∞)形”乡野建筑以及由此带动的整个乡村图景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是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2017年初完成的一个新项目,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乡村社区服务中心——竹里。它坐落于田野间一条乡村公路旁,背靠山,在竹林间若隐若现。▼透过竹林看竹里
这个在乡郊田野上盘旋着的青瓦房,实际上是由70%轻型预制的钢木构架支撑起的一个内向重叠的环形青瓦屋面,而盘旋的屋面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两个内向的院落,为室内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层次。高预制化率使得项目现场施工总共只用了52天。竹里的建筑功能具体包括展示、展览、会议、民宿、以及餐饮、娱乐等多项功能。设计构思试图合理融入原有场地、周围村落以及自然生态资源,探索城市与新乡村建设的互动,实践新建造技术与当地手工艺的紧密结合,以及将传统营造技艺与预制工业化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实现融合。▼竹里有机整合多功能空间
一次到崇州,项目团队的康瑛向我介绍了一首陆游的诗,“陆游是我们崇州的文化名片,他曾在蜀州做过通判。于是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了一首与道明翠竹愔愔的闲适生活最为契合的诗。”《太平时》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宋·陆游或许只有体验过后才会理解陆游诗词的高度概括,以及千百年来,道明竹里亘古不变的在地特性.这个建筑的创作也非常有趣的从这样一首反映崇州闲适生活的陆游诗作开始了。
阅读场地和生活场景,拾取原味乡村特质成为设计的最初起点。场地跨溪而入,再跨溪登山。林盘地景,竹林丛生。农家菜地与林盘斡旋,参天树木提示着深邃与野趣,登山远望是一望无垠的油菜花田。整个建筑的可建场地坐落在原有拆除农户的宅基地上,基地周围东临树林,北靠林盘,南面是几垄菜地。我们在设计的最初预设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一草一木,并试图在自然的空间缝隙中建立一个当代建筑与自然乡村的对话。▼油菜花田与背后的竹里
场地座落在两个相邻的方形宅基地上,在最大限度保留周围的林盘竹林以及参天大树的设计前提下,我们用两个撑满方形基地的圆形最大化地使用了原有宅基地。对于两个圆的找形,我们力图实现在非限定边界的场地中塑造最大化的空间连续性、水平性与延展性。屋顶几何试图产生悬置,创造最开阔的一览无余,甚至可以将人的存在消隐地延展到自然当中。▼中式的多层次的景观语言
一笔而为,一气呵成,正是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绘画还是造园中最直接的对于环境意境的回应。在极富自然张力的环境中,对待乡村应该具有当代的视角,当代的对于乡村、自然、文化遗产的态度。建筑与场地的关系都可以建构在一个超越材料与语言学范畴的纯粹几何找形过程及其物化的过程中。▼竹里建筑内的餐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