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沟村位于米脂县城东南20公里,清乾隆年间,马氏家族迁居杨家沟,经世代经营,成为陕北地区最大的地主庄园之一。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杨家沟马氏庄园,是陕北地区最大的地主集团——杨家沟马氏地主集团的庄园。几百年过去了,这个庄园已经成为马氏家族创造的文化象征。
同一始祖的后代在同一村庄内,经过世代经营,发展成为拥有数十户地主的庞大的集团,这是杨家沟独特的封建的经济形象。杨家沟马氏同为四世祖马云风的子嗣,明末清初开始经营,18世纪中叶发家,19世纪中叶成为名门望族。全村55户地主,在绥米佳吴清及延安等广大地域内,拥有土地数十万亩。
以农为本,耕读传家,是马氏地主集团指导思想和鲜明特色。自设堂号,以堂为名,是他们的一大发明。马家期望用堂号把代代族人稳固在耕读传家的祖训上,稳固在陕北的黄土地上。到七世祖马嘉乐期尤甚。嘉乐重农抑商,“心存承启,矢勤矢俭,额其堂曰光裕,名其里曰骥村。常以此意,指示士等曰:先人懋昭厥德,吾以耕读传家。但愿汝辈箕裘勿坠,光显门庭,子子孙孙无负斯堂,彰显之名则德矣。同堂兄弟皆恪守旧泽,读书而外不预事。”
好义可风,匀善开明,是马氏集团的又一鲜明特点。清光绪三年,秋天亢旱,秦晋大饥。马子衡等马氏族人捐资万缗和部分粮食散给饥民,并开设粥厂,使杨家沟附近的灾民渡过灾荒。光绪二十五年和二十六年,亢旱日久播种失时,饥民啸聚四乡掠食。马子衡等马氏族人,发给饥民每人五升粮食,开设粥厂两年,并拿出由千余钱分给饥民,使饥民过危难。为此,杨家沟周边各村的百姓为马子衡立《马公子衡德惠碑》,现保存完好。
清同治年间,马氏族人,为了防范回**攻掠,以收“保境安民”之效,开始动员营业员造扶风寨。扶风寨在选址、规划、设计上,蕴含哲学理念,讲究风水地利。扶风寨在一座独立的龙头凤尾孤山上,状如凤凰翅,亦称划建设有龙眼(南北炮台)、龙角(观星台)、龙嘴(圪水井),“新院”为"九龙口",扶风寨南北寨墙均建成双套城墙,各设两道城门。南城门为“骥村”门和“扶风寨”门。
扶风寨对外寨墙高耸,城门威严,严于防范;对内则民居古道、供水排水、讲堂祠堂、戏院广声......,统一规划,依山造势,功能齐全,俨然如欲建万世之基的小社会。
“寨号扶风喜说一方清泰,邺城新媳扫开万里尘封”(扶风寨的传统用联)。马氏庄园古雄浑的寨门城墙历尽沧桑,蜿蜒幽静的蟠龙古道演绎着无究的故事。马氏庄园以扶风寨为主,占据数十个山峁沟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全国最大的地主集团(从地主户数角度讲,集团由55户地主组成拥有的最大的窑洞庄园,极具历史、艺术、学术研究价值。
“开明进步办学堂,英才辈出洋财主”,这是陕北民众对杨家沟马氏深刻的文化印象。早在清康熙年间,马云风就创办家塾,延请西席子教子学文,参加科举求取功名。这不仅使云风的子孙们全部脱盲,而且云风第五子先进和孙子珩、敏、奖、裕五人孝成为太学生。其中马裕例授儒林郎,妻诰赠恭安人(六品)。这种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盛事,实为当时落后封闭之陕北农村的文化奇观,为马家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厚实的文化基础。清道光年间,马嘉乐创办3所私塾,使马家了孙、亲朋子弟和邻村孩子都能读私塾,光裕堂的五子十一孙均有官职品衔,其中正四品2人,从四品2人,从五3人,因功赏戴花翎2人,还有知县、主事等。25个曾孙中18取得功名或官职,3人出国留学,其余均上地私塾。清代后期,杨家沟马氏和城关高氏合族办的私塾较有名。
清同治年间开始营造扶风寨,私宅建筑形式是窑洞式四合院。杨家沟马氏庄园以窑洞为主,建筑风格和水平历经三个阶段。四世祖马云风处在清康乾盛世,是马家族发家起始阶段,修建的主要是砌口土窑。从七世祖马嘉乐进时期直至清末,是马氏家族兴盛富有阶级,其建筑形式主要是陕北地区最高等级的"
明五暗四六厢窑倒座厅房"窑洞四合院。经过世代经营,杨家沟村发展成为拥有数十户地主的庞大的集团,这是杨家沟独特的封建的经济形象。
杨家沟马氏庄园以窑洞为主。代表马氏庄园造最高水平的是本村留日学生马醒民,1929年亲自设计、监修的私宅,——新院(毛泽东、周恩来旧居)。新院坐落在"九龙口"山峁上,暗喻九条龙,穿廊挑三石明雕石龙八条(避讳少营造一条龙)。无独有偶,历史在这里巧合,新院落将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建筑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既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之典雅,又反映出陕北窑洞建筑的雄浑,堪称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窑洞建筑之瑰宝;其建筑风格充分显示了陕北窑洞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在此居住4个多月,领导指挥了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杨家沟革命旧址1978年辟为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位于杨家沟扶风寨,主要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革命家旧居、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高级干部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旧址,以及亚洲部保卫科、供销科,中央政治部,中央机关医院和新华社旧址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十二月会议旧址是晚清四合院窑洞建筑,院子正中倒座七间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是十二月会议旧址,正面5孔窑洞及东西两侧的6孔厢窑为叶子龙、汪东兴等同志的办公室及后勤处办公室,现在整个院落保存完好。杨家沟是西北战场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中央机关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杨家沟革命旧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