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金云 于 2012-9-28 09:18 编辑
古西腊与古罗马建筑 Greek and Roman Architecture 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被称为西方古典建筑,古希腊三柱式与古罗马五柱式被称为古典柱式。古西腊与古罗马建筑是西方建筑的基石。 古西腊建筑(公元前11-前1世纪)Greek Architecture 一,古代爱琴海建筑(3000-1400B.C.)Preclassical Architecture of the Aegean Sea 1, 古代爱琴海地区包括西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 2, 西方古典建筑的两个源头:a, 西亚和埃及建筑;b, 古代爱琴海建筑 3, 古代爱琴海文明:19世纪70年代发现古代爱琴海文明。先为西亚的特洛依,再是西腊本土的迈西尼,后是克里特岛。克里特和迈西尼都和西亚和埃及有交流,特别是克里特。古代爱琴海文明以迈西尼、克里特为中心。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为多利安民族所破坏。 4, Crete 建筑:Knossos 的Minos王宫(1600-1500B.C.),布局受西亚王宫影响,但有地形变化,犹如迷宫。厅堂柱廊开敞。(有关建筑师Daedalus建造Minos王宫的神话,怪物米诺特罗斯被困) 5, Mycenae建筑 : 卫城狮子门(Lion Gate,约公元前1250),叠涩券、三角形装饰石板。 梯林斯卫城(Tiryns,约公元前1300) 美家仑室(Megaron):方形平面,中间为祈神的炉子,前部为前厅和敞廊,开向主要庭院。要通过纪念性的通道和入口方可到达。 Megaron(正厅) 西腊神庙的Naos(正殿) 二,古西腊建筑(公元前11-前1世纪)Greek Architecture 1, 历史背景 1),古西腊包括西腊半岛(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中各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西到西西里岛东到黑海的地区。 2),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少雨,阳光灿烂,故西腊人户外活动多。 3),经济:手工业、航海业、贸易 4),宗教:具有明显人类特征的泛神论,复杂的家族式谱系 5),政体:奴隶制的自由民民主政体,城邦制国家(polis),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6),统一的民族(Helles)和民族文化。在文化上,力图以理性的知识把握世界。雕塑、诗歌、音乐、戏剧的成熟。 2,古西腊建筑的分期: 1),荷马时期 Homeric Period (11-8cnB.C.) 2),古风时期 Archaic Period (8-6cnB.C.),西腊文化形成时期。 代表实例:帕斯坦――多立克柱式的博物馆,显示了多立克柱式的演化。 ● 赫拉第一神庙(First Temple of Hera , Pastum, 540B.C.),古风,在柱头和柱身间有莲花叶装饰,柱头太扁平,柱身曲线太过。 ● 雅典娜神庙(Temple of Athena , Pastum, End of 6 cnB.C),Doric、Ionic的混和。门廊内8根Ionic柱式。 ● 赫拉第二神庙(Second Temple of Hera , Pastum, 460-440B.C.),虽造在古典时期,但有古风。在柱头和柱身间没有了莲花叶装饰。显示了古风向古典的转变。 3),古典时期 Classical Period(5-4cnB.C.),以雅典为中心。 建筑类型:神庙、元老院、城市公共广场Agora、市场 神庙型制:圆形神庙tholos、端柱式distyle、列柱式prostyle、列柱围廊式peripteral、假列柱围廊式pseudo peripteral 柱式: ● 定义: 构图元素的固定化。它是石质梁柱结构体系各部件的样式和它们之间组合搭接方式的完整规范。 ● 柱式的组成: 柱式Order通常由柱子column(柱础base、柱身shaft、柱头capital)和檐部entablature(额枋architrave、檐壁frieze、檐口cornice)构成。 ● 古西腊三种柱式:Doric order, Ionic order, Corinth order ● 柱式的意义 a,它是一种结构方式和艺术方式的完美结合。一直延续到19cn b, 柱式的规范严谨,艺术上非常成熟,柱式的艺术就是建筑的艺术。柱式使美的容易,丑的难。 c,柱式的适应性强,特别是经过西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时期,产生了多层组合的方式以及与拱券结构的结合 d, 西腊三柱式与罗马五柱式,使用于不同性质的建筑或同一建筑不同部位,柱式的表现力增强并系列化。 e, 西腊柱式饱含人文精神。 收分与视觉校正:Entasis and Optical Correction 代表实例: ● 雅典卫城建筑群 the Acropolis of Athens ● 山门Propylea, ● 胜利神庙Temple of Nike Apteros, ● 帕提农Parthenon, ● 伊瑞克先神庙 Erechtheion, 4),西腊化时期 Hellenism(4-1cnB.C.)马其顿统治,西腊文化的传播 3, 古西腊建筑成就 1),重视建筑与自然关系。西腊自然地理多变,每个地方都有地方神。圣地与神相对应。建筑重视场所精神(Genius Loci)。(Christian Norberg-Schulz, Genius Loci: Towards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2),公共建筑类型较为丰富,如:神庙、广场、市场、剧场、元老院竞技场等。 3),古典柱式的确立和完善。 4),掌握并使用视觉修正方法。 5),从单体、群体组合到城市规划具有很高的水平。单体规则,群体自由(非轴线对称),方格网城市(Hippodamus式城市)。 6),雕塑与建筑的结合。不同性质的雕塑与不同建筑风格的配合,并结合了人在建筑中的行进。 古罗马建筑(公元前8-后4世纪)Roman Architecture 1, 历史背景 1),古罗马包括今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西腊半岛、小亚细亚、非洲北部、西亚的西部和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地区 2),自然条件(意大利半岛):丘陵、山地,产大理石(石质较硬,不利雕刻) 3),经济:农业为主,还有渔业 4),文化:在伊特鲁里亚文化和西腊文化基础上发展,全盘接受西腊文化。 5),宗教:照搬西腊 6),政体:早期照搬西腊的共和制,后为帝国制。强调军事征服。 2,古罗马建筑的分期: 1),伊特鲁里亚时期(8-2cnB.C.):意大利中部,石砌技术、拱券结构 2),罗马共和国盛期(2cn-30B.C.):受西腊建筑影响。 在道路(条条道路通罗马)、桥梁、城市街道、输水道(Aqueduct)等方面大量建设 公共建筑除神庙外,发展了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罗马角斗场(浴场、角斗场、竞技场几种类型起源于西腊化时期) 3),罗马帝国时期(30B.C.-476A.D.):30B.C.-180A.D为帝国强盛期 公共建筑:纪念性广场、凯旋门 3,天然混凝土、拱券结构、对柱式的发展以及券柱式 1),天然混凝土:以天然火山灰为活性材料(近似水泥),以凝灰岩、多孔火山岩、碎砖浮石为骨料。一般越往上砌,骨料越轻,如万神庙 浇筑:拱券、墙体方式不同,分段浇筑 2),拱券结构的意义: a, 简化建造技术; b, 降低建造成本; c, 加快施工速度; d, 扩大建筑的容积和体量; e, 改变了建筑的艺术形式(如券柱式和穹顶作为造型要素;平面中曲线的出现;壁龛作为装饰母题的出现); f, 改变了建筑的型制(人的许多活动可以到室内;穹顶可形成集中式内部空间;穹顶和拱顶结合可形成复杂的空间组合)。 g, 改变城市建设 代表性建筑类型为角斗场和浴场 3),对柱式的发展 a, 柱式更华丽,复杂。西腊多立克柱式的改变,科林斯柱式大受钟爱,复合柱式的出现。 b, 券柱式――柱式与拱券结构的组合。代表:大角斗场 c, 为柱式的叠层确定了规范,通常底层为塔斯干,二层为爱奥尼,顶层为科林斯。 4,建筑实例 5,古罗马建筑成就 1),产生了大量的新建筑类型,如军事类、纪念性、大型公建,适应生活领域的扩展,每种类型都有成熟的功能型制和艺术样式。 2),开拓了建筑内部空间,发展了复杂的内部空间组合。 3),拱券结构体系和天然混凝土的结合,技术上突飞猛进。 4),柱式的完善和券柱式的普及。 5),纪念性建筑手法成熟。轴线对称、序列、体量宏大 6),建筑理论的发展。Vitruvii的《建筑十书》(奥古斯都时代),总结了建筑教育、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建筑构图基本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型制、各种建筑物设计原理、建筑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建筑经济等方面经验。但未能关注拱券结构的成就。 早期基督教、拜占庭、罗马风、哥特建筑 Early Christian, Byzantine, Romanesque and Gothic Architecture 一, 早期基督教建筑 (4-9cn)Early Christian Architecture 1,包括迁都后帝国西部、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以及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三百多年的西欧封建时期的建筑。 2,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来源于犹太教。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承认基督教为帝国宗教之一。391年,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普及。 3,建筑: 教堂、修道院 教堂类型: 早期:住宅、坟墓,近东各地的集中式教堂 中、后期: a, 巴西利卡式(平面尚未定型,一般包括带回廊的方形或长方形前庭atrium,前廊,主堂。多用木造天花),主堂包括:Nave, Aisle, sanctuary, transept b, 集中式,主要用作坟墓上的纪念堂和洗礼堂 c, 十字式 4,实例: ● 圣彼得老教堂(Basilican Church of St. Peter, 333),巴西利卡式 ● 圣科斯坦沙教堂(S.Costanza, Roma, 330),集中式 ● Placidia墓(Tomb of Galla Placidia, Ravenna, 425)欧洲最早的十字式教堂 二,拜占廷建筑 (4-16世纪) Byzantine Architecture 公元330,君士坦丁大帝定都于君士坦丁堡。395年,迪奥多西把东西帝国分给二子,罗马帝国分裂为二。1453年,东罗马帝国为土尔其所灭。 1, 历史背景: 1),拜占廷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非洲北部。 2),西腊语地区,保存了西腊、罗马文化成就,并融合西亚、小亚细亚文化。 3),基督教为国教,宗教在王权之下。 2,建筑分期 1),前期(盛期)(4-6cn),照搬罗马建筑,使用当地工匠,吸收西亚建筑做法。 实例:● 圣索非亚教堂,圆顶式巴西利卡 2),中期(7-12cn),教堂型制发展了西腊十字(Nave与transept等臂),规模变小,建筑占地少,向高处发展。中央大穹窿改为一组小穹窿,重装饰。 实例:● 圣马可教堂,西腊十字 3),后期(13-15cn) 3,拜占庭建筑的创造 材料: 砖,小料厚缝 结构: 从抹角拱(Squinch)发展到帆拱(Pendentive) 帆拱的侧推力由筒拱或半穹窿平衡 形式: a, 外部装饰少,主要装饰在室内;彩色玻璃镶嵌画和彩色面砖装饰。 b, 圣徒塑像较天主教少,用自然的花纹、几何图案(到伊斯兰时期,反偶像崇拜)。 c, 用罗马券柱式,柱式减少,柱头变化成斗形; d, 中晚期,大平面上放许多小穹窿。 空间: 重人的交流,而非对人的导向性 4, 拜占庭建筑的影响 1),影响东欧和俄罗斯建筑 2),影响伊斯兰建筑 三,罗马风建筑(9-12cn) Romanesque Architecture 1, 历史背景 西欧一度为神圣罗马帝国统一后,分裂为众多民族国家。封建社会初期。自然经济,社会较稳定。西欧渐渐强大。修道院社会的形成和朝圣地建筑的发展。 建筑继承了古罗马半圆形拱券技术,材料多来自古罗马废墟,形式象罗马建筑,称为罗马风建筑。罗马风建筑主要在修道院,建造者通常为僧侣。 2,罗马风建筑的形成 法国在11世纪形成罗马风,12世纪发展得非常迅速。意大利的罗马风建筑更多地是从带有古罗马特征的早期基督教建筑中发展而来,被称为新拉丁式。 3,罗马风建筑的特点 材料: 小块石材,灰浆砌筑 结构: 采用古罗马的结构技术和建造方法,如拱券、穹窿。结构关系开始整合。 石造半圆拱顶代替木造天花,由此产生扶壁、肋骨拱、束柱。 西立面:塔楼出现,开始用装饰 内立面:拱券代替柱式,寻找有序的立面 空间: a, 架间单元出现,空间开始整合。 b, 圣坛外外部的环廊与aisle相对,空间处于整合中。 装饰: 体裁芜杂,比较幼稚 教堂型制: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 4, 建筑实例 法国: ● 圣埃提安教堂(St. Etienne, Abbaye-aux-Hommes, 1068-1115) ● 昂古来姆主教堂(Angouleme Cathedral, 1105-28) 意大利:● 比萨教堂(Pisa Cathedral, 11-13cn) 西班牙:● Santiago de Compostela大教堂,1075-1150 四,哥特建筑(12-15cn)Gothic Architecture 1, 历史背景 1),日尔曼人的迁移。哥特,日尔曼蛮族的一支。文艺复兴提倡古罗马文化,称12-15世纪的建筑为哥特式,以示否定。但后来“哥特式”是指中世纪晚期城市复兴时的建筑和文化。 2),王权的加强和城市的自治。罗马风建筑主要在修道院,哥特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有关。 3),宗教世界开始发生变化,探索知识的中心转入城市中的大学。教堂的性质也发生变化,从修道院教堂变为城市教堂,成为市民社会的中心。 4),艺术观点也发生变化,物质和精神关系的转变。Thomas Aquinas提倡感性的美、自然的美。从禁欲主义到世俗生活的转变。 2, 哥特建筑的形成: 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北部Ile de France地区。 形成原因: a, 罗马风的影响 b, 对光的认识(St Denis, Abbot Suger认为“凝视物质的美丽能导致对神的理解) c, 结构体系的变化 第一个例子:Basilica st. Denis(1231-1281)的圣坛和立面 3,哥特建筑特征: 结构: a, 肋架券的使用,受力明确,形成框架式结构,并使拱顶与柱子连为整体; b, 尖券的使用,可以调节起券的角度,使券脚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跨度的拱和券的最高点(矢尖)都可在同一高度上;(圣坛部分最先使用尖券,最早为St.Denis主教堂的圣坛)尖券的侧推力较圆券小,中殿拱顶可比侧廊高许多,可开高侧窗;尖券比圆券更有向上的动势。 c, 飞券和飞扶壁的使用,有利于抵御中殿拱顶的侧推力。(罗马风教堂中殿的侧推力由侧廊拱顶平衡,侧廊拱顶的侧推力由外墙平衡,而哥特教堂中殿肋架券的侧推力集中在墩子头上,用飞券抵住墩子头,再以扶壁的重量和基础抵消――中殿可大大高于侧廊,大面积窗户) 西立面:一对钟塔(城市的垂直轴线),三个大门(雕刻的重点),大门上Rise Window(圣母的象征)。 内部空间: a, 结构的逻辑,空间的整合。 b, 彩色玻璃窗stained glass window, 用工字形截面的铅条把小块、杂色玻璃拼成图案,受拜占庭彩色玻璃镶嵌画影响。 3, 哥特建筑的传播和地方特征 法国: ● 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Paris, 1163-1250) ● 兰斯主教堂(Rheims Cathedral, 1211-1290) ● 亚眠主教堂(Amiens Cathedral,1220-1288) ● 夏尔特尔主教堂(Chartres Cathedral,1194-1260) 英国: 哥特教堂袖厅比较长,有些有两个袖厅,在拉丁十字交点上常常有高塔。体形变化较大。 代表:● Salisburg主教堂, Durham主教堂 德国: 有的西面只有一座塔,也多中殿和侧廊等高的教堂。 代表:● Cologne主教堂, Ulm主教堂 意大利:巴西利卡特征较明显 代表:● 米兰主教堂(Milan Cathedral, 1385-1485) 西班牙北部:受伊斯兰建筑手法影响。 代表:● Burgos主教堂, Teledo主教堂 文艺复兴、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Renaissance, Baroque Architecture and Classicism 一, 文艺复兴Renaissance(14-16世纪) 起源于意大利,传遍欧洲。Renaissance来源于意大利语“rinascere”,意为再生、复兴。 1,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的萌芽。12世纪,意大利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的兴起。14世纪后,在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资本主义制度萌芽。商业望族出现,如佛罗伦萨美弟奇家族,成为艺术赞助人,并创立学院和学校。 2),德国宗教改革。天主教的第二次分裂,分为新教和天主教。 3),古典文化再生的基础。意大利本为古罗马中心。意大利同拜占庭东方的文化交流。十字军东征,带回保存在拜占庭的古典文化典籍。拜占庭受土尔其威胁时,大批学者来到意大利。拜占庭灭亡后,更有大批学者携带古典文化典籍和文物来到意大利。意大利本来受哥特建筑影响较小。 4),以“人文主义”为思想基础,整个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运动,包括建筑、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所有艺术领域 5),造纸和印刷术的产生,有利于新文化在全欧洲的传播。 2,人文主思想和艺术特征 1),人文主义(人本主义)Humanism,重“人”和现实世界,针对中世纪的“神”和彼岸世界。 理性代替非理性 人性代替神性 个人自由代替宗教束缚 2),艺术特征 a, 艺术以理性知识为基础,而哥特艺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 b, 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c, 对自然和人的理性探索,风景和人体绘画的大发展。 d, 以三维方式表达世界,透视学的产生。 e, 艺术家从工匠中分化出来,有个人特征,追求艺术,成为知识分子。 3,分期 1),早期(15世纪),以意大利佛罗伦萨为中心。 2),盛期(16世纪),以罗马为中心。 3),后期,手法主义(Mannerism)(16-17世纪),以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维琴察等为中心 4,代表性建筑师及建筑 1),早期: a, 伯鲁列涅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代表作 ● 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The Dome of S.Maria del Fiore, 1420-1434),综合哥特(肋骨拱)、古罗马(拱券、穹窿)、拜占庭(鼓座)做法 集中式歌坛平面和穹顶的采用突破天主教拉丁十字型制 穹顶作为造型手段,成为城市轮廓线的中心 结构、施工上的突破 ● 佛罗伦萨育婴院(Foundling Hospital, 1421-1445) ● 佛罗伦萨巴齐礼拜堂(Pazzi Chapel, 1429-1446) b, 阿尔伯蒂(Leone B. Alberti) ● 鲁切拉府邸Palazzo Rucellai,(1446-1472) ● 弗兰西斯科教堂S.Francesco, Rimini(1446-50) ● 圣玛丽亚教堂,1458-1470,佛罗伦萨 c, 米开罗佐(Michelozzo Michelozzi) ● 美第奇府邸(Palazzo Ricardi, 1444-1460) 2),盛期 a, 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 ● 坦比哀多(Tempietto, Roma, 1502-1510),文艺复兴进入盛期的标志 ● 梵蒂冈宫改建 b, 拉菲尔(Raphael Santi) ● 潘道菲尼府邸(Palazzo Pandolfini, Florence, 1516-1520) c, 小桑加洛(A. d. Sa Gallo)、米开朗基罗, ● 法尔尼斯府邸(Palazzo Farnese,1515-) d, 圣彼得大教堂(S. Peter, 1506-1626) 3),晚期,手法主义 a,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强调建筑的体积感,喜好巨柱式和圆雕。不严格遵守建筑的结构逻辑。 ● 劳伦齐阿纳图书馆(Biblioteca Laurenziana, 1523-1526) ● 圣彼得大教堂穹顶(Dome of the S. Peter, 1546年后设计,1588-1590建造) ● 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The Capitol, 1540-1644) b, 维尼奥拉(G.B.da Vignola) ● 教皇尤利亚三世别墅(Villa of Pope Julius III, 1550-1555) c, 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 ● 圆厅别墅(Villa Rotonda, 1552) ● 维琴察巴西利卡(The Basilica, Vicenza, 1549-1614) 帕拉第奥母题(Palladian motif) d, 帕鲁齐(Baldassare Peruzzi) ● 罗马麦西米府邸(Palazzo Massimi, 1535) 5, 广场 ● 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The Capitol, 1540-1644) ●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Piaza and Piazzetta San Marco, 14-16cn) 6,建筑理论和理论家 1),重要理论家 a, 阿尔伯蒂(Leone B. Alberti),《论建筑》,1485,正式把混和柱式定型 b, 维尼奥拉(G.B.da Vignola),《建筑五柱式》,1562,意大利的正统 c, 赛利奥(Sebastiano Serlio),第一次系统化地制定五柱式规范,并赋予天主教的内容。对法国影响较大。 d, 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建筑四书》,1570,对英国影响较大。 7,文艺复兴建筑的成就 1),古典建筑风格的复兴,更多的是艺术思潮上的变革而非技术进步带来的建筑体系的根本革命。 2),世俗建筑类型大大增加,如大型府邸。 3),各种建筑类型的型制和艺术样式的变化 4),穹顶结构技术和艺术形式的成熟 5),建筑师从工匠中分化出来,很多是多才多艺的“巨人”和知识分子。 6),建筑理论的繁荣 二, 巴洛克建筑Baroque Architecture(16-18世纪) 在意大利产生,以罗马为中心,服务于教皇和教廷贵族。主要影响德国南部、奥地利、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Baroque”来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畸形的珍珠。 1,历史背景 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路德和加尔文)。 2,巴洛克建筑的形成 1),宗教用艺术去劝导、感化人,建立人和神的新关系。建筑的大众性。 2),由于大西洋新航线的开辟和东方贸易的阻隔,意大利城市经济衰退,艺术赞助人减少。而罗马教廷收取航海强国西班牙的贡赋而空前富有。 3),建筑很难超过文艺复兴盛期,建筑师力图强调个人表现:戏剧性,创造性、个体性。 3,巴洛克教堂和广场 1),教区教堂 ● 维尼奥拉与坡达(G.d.Porta),罗马耶苏会教堂(1537-1602),耶苏会的总堂,第一个巴洛克建筑 ● 波洛米尼(Francesco Borromoni),罗马圣卡罗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1638-1667),巴洛克建筑代表作 ● 赖纳第(Carlo Rainaldi),罗马campitelli圣玛丽亚教堂(S. Maria in ,1663-1667) 2),城市广场 ● Giuseppe Valadier, 罗马波波罗广场(Piazza del Popolo,17世纪) ● G. L.Berini, 圣彼得广场 ● Alessandro Specchi, 罗马西班牙大台阶(Scala di Spagna) 4,巴洛克建筑的特征 1),追求形体的不稳定性,节奏的跳跃 2),利用透视产生错觉,用透视法夸大建筑的比例、尺度 3),大量运用曲线、曲面、断山花,产生断裂感和流动感 4),有系统的多中心,空间的动态。 5),大量采用双柱、壁柱、倚柱。 6),强调光影效果,体积感 7),重视色彩,爱用对比色。 8),打破建筑、雕塑、绘画的界限 三,法国古典主义 Classicism 16世纪下半叶产生早期古典主义,17世纪中叶,古典主义盛期。 1,历史背景 1),法国作为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 2),17世纪,自然科学大进步。 3),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唯理论(反对艺术中的创造力)和政治上的君主主义 4),意大利的影响,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 2,重要建筑 ● 勒伏(Louis Le Vau),维康府邸(Chateau Vaux-le-Vicomte, 1656-1660),早期古典主义代表 ● 佩劳(Claude Perrault)、勒伏,卢浮宫东立面(East elevation of the Louvre, 1667-1670),盛期古典主义代表 ● 勒伏、孟莎(J.H. Mansart)等,凡尔赛宫(Palais de Versailles, 1661-1756) ● 孟莎(J.H.Mansart),巴黎残废军人新教堂(Church of the Invalides,1680-1691) 3,广场 ● 孟莎(J.H. Mansart),旺多姆广场(Place de Vendome,1699-1701) ● 南锡广场群(Place Louis XV, Nancy),古典主义和巴洛克的综合 4,洛可可(Rococo) 18世纪上半叶(路易十五时期),法国宫廷流行的一种装饰风格。洛可可风格追求细腻柔媚的情调,常采用蚌壳、水草、涡卷等曲线花纹,色彩娇嫩。 ● 勃夫杭(G.G Boffrand),巴黎苏比斯府邸沙龙(Hotel de Soubise, interior, 1735) 5,古典主义建筑特征 1),理性、纯净性、纪念性。 2),严格的、普遍性的柱式建筑,与同时期的巴洛克建筑形成对比。 3),强调比例、几何构图和“素描”式的形体美。简洁、完整、统一。 4),立面常常竖三段,横五段。 5),用巨柱式成为立面构图的主要手段,底层常常处理成基座,形成一套程式。创造了大尺度的纪念性建筑的新形象。影响了18-19世纪的学院派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