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黑川纪章、高松伸、安藤忠雄等三位当代日本
建筑师作品的分析,揭示了日本当代建筑的三种意境取向。
艺妓--多变、悠远、凄清--黑川纪章
武士道--霸气、坚硬、金属感--高松伸
禅--空、冥想、归隐--安藤忠雄
二战以来,日本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一方面,社会环境发生了剧变,高度发达的信息和消费社会的最新发展都对整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范围以及城市化独特的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并具有爆炸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日本城市显示出过去城市中承袭而来的独特风格,这些因素有效地促进了日本城市的发展。结合最发达的信息和媒介技术对当代生活的全方位渗透,新近的日本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产生而且正处于一个迅速变化的环境之中。在建筑界,可以说当代日本建筑也经历了一个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仍在不断深化之中。与此相对应,日本当代建筑也呈现出多元的、全方位的价值取向与意境营造。日本有一批建筑师长期致力于研究日本传统,他们积极吸收对本国有用的西方文化,同时又有着在自己作品中表现出日本传统的强烈愿望,所以他们的建筑是现代的,同时又是日本的,但究竟什么是日本传统风味,理解因人而异,每位建筑师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不倦的追求,他们根据各自不同的体验与建筑追求,把自己所理解的"日本"纳入其建筑中。
艺妓、武士道和禅是几年来我所注意到的日本建筑师常见的
三种意境取向,下面分述之:
艺妓文化,在日本何时出现并繁盛,我并不太清楚,更不想去考证,但这种文化,如同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一样,总是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抛却其中色情、脂粉的一面,它尽管谈不上清纯、谈不上悲壮,但却以其或炽烈、或执着、或偏激乃至疯狂、或者干脆悠远以至无声营造了一种凄清的美,在川端康成的小说和黑泽明的电影中都能感觉到这种凄清、悠深、灰暗又多变的美。
在我看来,黑川纪章作为一名建筑师和一名日本人,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在作品的意境取向上与艺妓文化有不谋而合之感。早年的黑川纪章是日本新陈代谢派中活跃的人物,1972年东京中银舱体楼可谓黑川早期的代表作,那时他关注的还是构造方式、几何学的解放、"新陈代谢"和"变形"。到了60年代后期,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代谢论者开始遇到一些矛盾,即使黑川根据自己的代谢论所作的一些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项目,也都缺乏日本味和人情味,引起了社会的不满。随即,黑川经过一段时期的潜心钻研,他将过去的建筑体系及佛教哲学融入其作品中,并进一步提出了"道的建筑"、"灰的建筑"理论,在此观念支配下,他成功地设计了福冈银行总部(1975年)、日本东京红十字会总部(1977年)、东京大同生命大厦(1978年)等建筑,这些作品都是脱离代谢论的产物,都是大尺度且具有东方传统风格的大胆设计。真正让黑川登上国际建筑大舞台的得从80年代他提出"共生论"建筑谈起,其共生哲学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部分与整体共生、内部与外部共生、建筑与环境共生、不同文化共生、历史与现在共生、技术与人类共生。既然这么多都可以共生,加上黑川原本就深厚的日本传统文化功底和建筑功底,他的建筑样式开始多变了,尤其是从90年代他冲出亚洲走向国际大舞台开始,材料开始多变:
混凝土、玻璃钢、木;形式开始多变:国际式、日本式乃至传统和式木建筑;空间营造上:理性主义的、未来主义的、带点波普意味的、玩世不恭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太推崇黑川的建筑作品,黑川的成功在于"共生"及其导致的建筑文化层面上的"包容",这是他对二十世纪建筑学的贡献,但他的不足恰恰也在于此,过于包容、多变,带来了一些矫饰和脂粉气,并从建筑意义上失去了一些必要的深度和人文关怀力度。但黑川毕竟是黑川,一旦他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与项目取得契合,佳作仍是不可避免要诞生的。1998年落成的荷兰凡.高美术馆就是一例:大气、一点点偏执、一点点激狂。从这种意义上讲,像黑川这种表面上失去了固定风格、多变的,内在却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师在日本也屈指可数。
武士道可谓日本传统文化的另一内容,霸气、勇猛、强硬,或许还有一丝血腥("不成功便成仁" ),不客气地讲,日本人骨子里大多充满了血腥与暴力的倾向(当然也有刚烈、不屈的成分),而建筑材料、建筑语言中的高科技、新技术让有这类倾向而在现代都
市又无法排遣这一情绪的建筑师有了用武之地。在这类建筑师中,代表人物有1995年前的高松伸、毛纲毅旷、六角鬼丈等,尤以高松伸为甚。建筑材料则以硬性的钢、铝材、玻璃、铰链为其特征。高松伸的建筑中过多的细部、沉重的金属部件、钢板、高度抛光的表面、铰链、杆件以及巨大的柳钉等,事实上多数都是因工业技术高度发展而产生的。然而,这些细部只有一部分,或者,多数情况下,一点也不与真正的建筑结构或者建筑使用模式相关。因而大多数人认为这些细部和构件只能导致伪技术,而我认为在高松伸眼中,技术仅仅作为一种喻义,这是关于技术本身的技术或一种波普技术形式,其普及化和通俗化的含意一方面追寻了武士道的意境遗韵;一方面又不知不觉中和当今日本都市商业发达、文化光怪陆离取得暗合,何乐而不为呢?此外,非常明显的是,高松伸的机器与柯布西耶理性的功能性的"机器"没有丝毫相同之处,高松伸的机器表现出许多形式主义的构件和装置的特点与作用,这些构件和装置与这些机器那不可抗拒的美感同样神奇和古怪。这些机器是作为今日城市生活方式的"理想化工具"面出现的,但自相矛盾的是,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失去它们崇信的目标。
因而,在这些作品中间,只能产生出另一种城市幻想,一种作为技术的幻想和历史形象、历史意象的幻想,换句话说,像空洞的符号一样遍布于这些建筑的所有繁杂的细部和构件,注定要绕着一个虚幻的中心、一个隐隐忽现的黑洞旋转,并即将无可避免地被吸引进去。美国的建筑评论家保汤德﹒伯格纳曾这样评价--"高松伸的建筑,以Syntax 和Solaris为例,它们就像('被掏空')和破碎的躯壳('失事船')一样,失去了全部用途,尽管表面上参与奇特的城市庆典宴会,事实上与此相矛盾,它们只能像征独特的稀奇古怪的纪念碑,意味着'纪念物的灭亡'或'城市的灭亡',或者两者兼是。"或许正是意识到这种建筑形式与城市文脉、时代发展的某些脱节,或者说意识到建筑中这种武士道精神终有衰竭而死的一天,1995年后的高松伸回归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大队伍中,走向纯净主义、极少主义和未来主义,转变初期的高松伸从未来主义入手设计了 "抽像形式的庭园"等概念性作品便颇具高技派的艺术震撼力。同时,正是由于"武士道时期"的高松伸积累了大量关于材料、建造方式的经验,如今,他设计的大量公共建筑并不会因为手法上的简洁而走向平淡,空间反而更加细腻,建筑表情也更加丰富。其实,在众多日本建筑师中,有着高松伸这一意向追求的建筑师并不在少数,即使是极富学院气派的桢文彦,他设计的东京都市民体育馆的屋顶也干脆直接源自于日本武士铠甲的金属味和坚硬感。至于比高松伸稍晚的毛纲毅旷、六角鬼丈等建筑师,目前,仍沉醉于这一意境营造,他们作品中流露出的冷漠、神秘、怪异、张扬的风格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如今在国际上声誉鹊起的安藤忠雄可谓日本建筑界的"另类",拳击手出身、正规建筑教育的空白……都构成了安藤传奇故事的一部分,但在建筑追求、意境追求上,安藤却正可谓正统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禅、禅宗,联系日本的茶道、枯山水、宗教的神秘性
,便构成了安藤作品的全部追求。
安藤早期设计的宅邸中,便决心使居民免受日益恶化的城市现状的侵袭,在创造有效的抵抗形态的同时,表现出一种人们可以领悟到的"最低极限"精神力量的思想体系。由于安藤运用刺激性的但又具有深奥诗意的方式利用自然现象,因而他能把理性建筑中有限的物质现实表现出同短暂的事物及精神感受一样能给人以非常丰富的空间体验。最能代表这种精神特征的,当然是位于Rokko山、北海道以及大阪的许多小教堂,引人注目的是所有这些教堂都选址于远离大城市的自然风景之中,1991年落成的"水之教堂"是安藤艺术才干最有力的证明,他采用类似于佛教的思想和手段,通过包含着感情和生命世界的方法拓宽了现实的范围,在这种空间中,禅意自然是可谓"油然而生"了。
安藤的这种禅意追求,一方面追寻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它与日本传统哲学中随遇而安、不求永远的观念也有一定的联系。具体在设计方法上,安藤是一位反代谢论的建筑师,他认为新陈代谢论已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失去联系,他坚决反对建筑在城市中的"成长性" 与"增殖性"。他认为不能采用空间组合的行政划分手法来与环境结合。他设计的建筑常用厚墙与外界隔离,防止城市对建筑的影响。从他设计的一引些清水混凝土住宅中可以看出这种倾向--混凝土墙围成小盒子,除了正对道路的入口外没有其他的开口,他用中庭和大厅天窗采光,所以其他地方不需要开窗子。他的这种封闭体是对代谢论者的"有机城市成长理论"的反驳,他在塑造一种隐居的印象与冥想的状态。
安藤作品的独特风格及其形成原因尚待研究,但其通过光线运用、材料质感、空间分割等手法营造的孤、寂、空的意境无疑是现代建筑空间的禅诗。安藤越小的作品,越能体现这种禅意,如住吉的长屋、光的教堂等,都是一百平方米左右的建筑,相反,安藤规模较大的作品,如集合住宅、公共俱乐部等,往往因其大而渐失其神,毕竟,越是大的建筑,其使用功能的要求越高,而这对于安藤来讲可谓不利因素,最近,就有很多评论家指责安藤99年在芝加哥落成的一幢住宅因其尺度把握上的偏差而使住宅"博物馆化"。在我个人看来,安藤的作品的确存在这方面的先天缺憾,安藤98年底在美国德州的Fort Worth 博物馆设计竞赛中一举夺魁,我一直期待这一作品的落成并欲一睹其貌,因为,博物馆的北面可就是大名鼎鼎的刘易斯•康的Kimbell美术馆!
以上举出的几位建筑师风格迥然不同,意境取向也大相径庭,但他们共通的是面对现代日本高度发达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状况,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在选择自己与之相对应的态度,他们不借助欧美的思想,也不借助已有的现代主义,只是凭借自己对传统的独特思考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仅此一点,就很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保汤德.伯格纳《现实和幻想之间》 《建筑师》5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