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424242
photo-Wongke
1. 竹林掩映中的建筑
2. 总平面图
3. 鸟瞰图
— 引言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林盘云眼”乡村邻里中心设计(以下简称“大邑乡村邻里中心”)是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2021年至2022年设计建成的项目。大邑县青霞镇,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与邛崃山脉接壤,项目基地就坐落于青霞镇内距离度假村入口10分钟车程的一个岔口。建筑场地东北至西南由高至低,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溪水从场地东面流入,四周被茂密的竹林层叠包裹,是典型的川西传统“林盘”景观。“林盘”由林园、宅院以及外围的耕地组成,景观呈现为绿林耸立于田野,林木将其中的宅院围绕,仅可见部分房角院墙,而外围耕地又将林盘包围,体现出“田—林—宅”的空间景观模式。[1]大邑乡村邻里中心整体空间规划取自“林盘”,延续传统的建筑材料与空间要素,融入原有的自然景观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乡村建筑设计(图1~图3)。
关于乡村空间的营造,英国乡村地理学者哈尔法里(Keith Halfacree)提出了“乡村空间三重模型”——乡村在地性(Rural locality)、乡村的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the Rural)和乡村日常生活(Lives of the Rural)。[2]传统的乡村空间营造以当地居民为中心,使用当地的材料和技艺选择更加“轻松的”的方式建造建筑,形成了具有在地性的建筑风貌;[3] 建筑师介入后,“呼吁乡土化”(claiming the vernacular)成为了在乡村建筑与规划层面的主要选择,建筑师往往需要在传统美学、当地材料、建筑舒适性上找到乡土概念的关键,并通过实践将其展现出来;[4]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设计和机器人建造技术的运用为建筑师提供了新的建筑设计与建造视角,[5-6] 帮助建筑师更加自由地表现乡村的在地性与表征,同时为乡村空间创造新的形式与生活。基于此,本文从拓扑、延伸与再造三个维度,对大邑乡村邻里中心的创作实践进行探索,并分析其如何融合当代智能建造技术与乡村本土化建设。
1. 有机的拓扑:林盘—建筑—云眼
大邑乡村邻里中心坐落于西南群山之中,建筑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将什么样的建筑置入原始的地貌当中——将建筑物融入环境?抑或与其对立成为标志性的地标建筑?其中涉及从建筑职能到场所精神(Genius Loci),再到区域整体功能划分的多种尺度的设计策划。[7]在场地环境的角度,大邑乡村邻里中心所在的原始地貌要求建筑塑造一种和山体自然融合的景观意象;在建筑功能的层面,乡村邻里中心的建筑职能要求形体在环境中突显出来,成为周边流线的节点。因此,在形体消融与视觉焦点中寻找平衡的数字化有机拓扑方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拓扑”(topology),是一个数学上的定义,拓扑学是研究图形(或集合)在连续变形下的不变的整体性质的一门几何学。[8]在建筑学领域,拓扑常用于结构形态的优化,在给定的荷载、范围等条件下获得具有结构效能的形态设计。[9]在建筑形体的设计上,建筑形态的拓扑演化具有四个层次:形态尺寸大小的变化、形态的微分同胚变化、形态的同胚变化、形态的非同胚变化。[10]建筑的形态拓扑的界限反映在功能上,表现为有墙体可以遮风,有屋顶可以挡雨,有门与窗可以自由进入和通风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大邑乡村邻里中心的“几何拓扑”体现在三个递进的方面。首先,拓扑形体变化在于对川西传统“林盘”空间的拓扑。场地所处的自然环境正是典型的林盘环境,如果简单地效仿当地林盘院落的营造方式,虽然能够很好地体现建筑的在地性,但是忽略了建筑作为乡村邻里中心,其职能需要对林盘进行拓扑变形。“林盘”所反映的拓扑关系是树木环绕所形成的围合封闭的几何关系,通过形态的同胚变化在设计的过程中保留了场地上的天然竹林的基本几何关系,在建筑入口处通过更为稀疏的竹木,降低“林盘”外围的厚度,将建筑形体显露出来(图4、图5)。通过几何拓扑建筑既保留了林盘从庭院外到院内建筑入口的特色过渡空间,又将传统林盘内外空间泾渭分明的形态转变成内外空间相融、有序过渡的形态。
4.云一样漂浮的建筑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