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设计人:李道增、张 华、袁 镔
寻求新旧建筑契合、尝试新观演模式
中国儿童艺术剧场位于北京东安门大街八面槽,原是1920年建的“北京真光电影院”,由我国第一代建筑师沈理源先生设计,建筑形式为欧州巴洛克风格。改、扩建工程设计于1987年开始,1992年竣工。1993年获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三等奖及全国优秀设计奖。
项目概况
由于我国的近代建筑是从模仿西方开始的,真光电影院属保留较好的20世纪20年代优秀建筑作品,有其文物价值和历史文脉上的意义。但剧场前厅为砖混结构,1976年唐山地震后破损严重,1980年被定为危险房屋,院方要求改、扩建后的观众厅容量达到800座。
设计新尝试
1.寻求新建筑与巴洛克式旧建筑契合、使两者既可区分,又和谐统一
文物局要求此建筑在改、扩建后保留原建筑的外貌。设计时遵循了文物保护《威尼斯宪章》的规定:“当文物建筑因特殊需要有所增补时,新建的部分必须采用当代风格……。同时要在规模、色彩、尺度、体型等方面跟古建筑部分取得和谐。”所以沿街与老建筑相贴的新建筑立面设计采用“变形的象征”手法,使新老建筑既有区分,又沟通融合、和谐统一;而对老建筑采取了“落架重修”办法,精心地组织测绘,全套测绘图分四个部分共26张图,对于北立面上的浮雕、花式、柱头、牛腿等,在拆房前就做了阴模并翻出阳模,用于制作混凝土预制块或石材浮雕块进行安装。为体现儿童剧场的特点,在前厅突出采用了富有童趣的彩色玻璃。工程竣工后取得了满意结果。
2.尝试镜框式和伸出式舞台并用的新模式,使剧场有广泛的适应性
此剧场原占地面积1508平方米,扩建后实际仅有1754平方米,用地十分紧张,而且地处王府井,建筑严格限高18米。观众厅设计尝试了镜框舞台和伸出式舞台并用的新模式。做法如下:
(1)为满足镜框式舞台要求,最大限度地加大舞台进深、扩大前厅面积、观众厅呈扁方形。结合升降乐池,按半伸出式舞台的观众厅设计,尽量缩小视距。化妆室和设备用房设在地下室、避免演员与观众人流交叉。
(2)在限高18米以内,在观众厅上部设多功能排演厅,地板做到绝对隔音,大厅兼作会议厅、舞厅和小剧场使用,大厅周围和侧台上部布置小会议室、办公室等。这一布局使地处闹市的此剧场得到多功能利用,取得极好的经济效益。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占地面积:1754平方米
建筑面积:6678.8平方米
容积率:3.8
|